學生說不想上鋼琴課時的檢討書

 

通常學生不想練琴是正常,但是如果是連鋼琴課都不想上,老師就要有警覺心,檢討自己的教學哪裡出了問題。

 

一、進度太急

這是最常見的問題,老師求好心切,急於想交出成績單,歌曲給太難,技巧要求太多,少了趣味性課程,整堂課對學生來說,就是一直重複彈琴,而且是要"很認真"練的那種,學生自然對鋼琴課沒了興趣。

 

 

二、家長意見多

學生回家練琴後,一旁的家長意見很多,一下子說手指沒站好,一下子說拍子不對,嫌棄東嫌棄西,還說起誰誰誰彈得很好,練了被唸,不練更被唸。對學生來說,學琴真是自找麻煩,如果沒學琴,就沒這些麻煩事了。

 

 

三、學生主見強

有的學生個性比較有主見,有自己想彈的歌曲,也不喜歡被規定練習,課程就是想要按照自己的喜好來。對他們來說,程度變得較難時最容易放棄,因為太考驗自尊心,沒有成就感。

 

 

收到學生不想上課的訊息時,第一要探家長口風,是無可奈何、尋求老師幫助,或是只是抱怨,但仍堅持孩子要繼續學。不管哪一種,老師應該要能盡快改變上課方式,獲得各種家長的支持,一起幫學生度過此關。

 

尤其此刻通常需要放慢進度,老師要讓家長知道,此時是陪著孩子再次學習成就感、恢復自信心,如果是因為考試、比賽等等,也要一起討論是不是要再緩一緩,或是在家陪孩子複習。

 

總之,老師能收到訊息時是好事,至少家長願意釋出溝通空間,老師提出策略來改善教學,反而能讓家長看到老師的努力與用心。

文章標籤

鋼琴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使用節拍器練琴的四個時機

 

Andras Schiff大師說:「不鼓勵學生使用節拍器」,我想那是指曲子已經純熟,需要彈出自己思想意識的時候,自然不需要靠節拍器來限制音樂的流動。但是"練琴"的時候,一定要用節拍器!!!!!

 

一、初學就要使用

即使是一首"瑪莉的小羊",曲子就包含了一拍、兩拍以及最後的四拍,在初學還不覺得辛苦的時候,就可以開始練習跟著節拍器數拍子,以及漸漸地跟著加快速度。幼稚園的學生也可以自己學習調節拍器,看著數字一直增加,曲子一直彈快,他們其實覺得很有趣也有成就感。

 

 

二、困難片段時使用

整首曲子卡住某一個地方時,孩子很喜歡重頭再來一次,但是這樣不熟的地方練習次數還是少於熟練的地方。因此可以先抓出整首曲子的速度,然後把困難片段降慢,再一點一點練到速度,甚至更快一些,最後再重頭練一次,看看是不是能全曲通順!如果把某個速度當成練習目標,比起聽老師說"再一次、再一次、再十次"時的心情會好一些。

 

 

三、複雜節奏時使用

當曲子出現比較複雜的節奏,例如附點音符、三連音、或是長串的多連音、不對等節奏等等,學生有時會抓不到拍點、雙手沒辦法協調,就可以使用節拍器幫忙劃分拍子。當然,這屬於更專業的部分,常需要老師協助。

 

 

四、增加速度時使用

練習音階、哈農等等基本功時,速度是很重要的技巧之一,此時除了一味地把速度往上加,也可以練習兩個音一拍、三個音一拍、四個音一拍等等不同的練習方法,讓彈奏感不是只有"一音一下",而是"多音一下",速度便能無形中提升。

 

 

總之,練習使用節拍器是學琴的重要技能之一。但,何時不能用節拍器 ? 還練不熟時!!!!! 根本還在找音、雙手還要想很久才能彈下去,整首曲子還在視譜階段,那就千萬別用,實在太吵了~
文章標籤

鋼琴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鋼琴老師心中的兩種雷家長

 

說實在話,"雷"家長多多少少會影響老師對孩子的觀感與態度。曾經有一位資深老師私底下說,"同樣上課一小時,老師想要付出多少心血,心中自有一把尺"。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練一個小時,也可以幫學生修足細節滿滿的一小時!

 

 

一、干預老師的進度

不管是逃避型的"我們不是要走音樂路線"、"我們只是學興趣"、或是愛面子型的"何時可以比賽"、"什麼時候可以彈xx歌曲",其實對鋼琴老師來說,都很干預教學。

 

首先,音樂路線也不是那麼好走,想逼就能成功;再則,上台比賽、學某些程度的歌也是要有點資質。每一個老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學得長久、穩定有成績,這跟家長初心應當相同? 因此,老師自然會盡量讓孩子在不排斥鋼琴的學習下,讓孩子學有所成。偏偏老師在要求學生基本態度時,家長就先幫孩子找藉口,陪孩子培養興趣時,就急著跟老師要成績。

 

 

二、不尊重老師的時間

鋼琴老師的工作就是上課才有錢,偏偏有些家長把鋼琴老師的工作當成責任制。有一些遲到的家長有一種特性,晚幾分鐘來,他自動會晚更久來接,沒辦法尊重規定好的上課時間;還有臨時請假的、突然忘記上課的,對家長來說,可能就是一小時的空缺而已,但是老師可能早就打扮好出門,或是因為臨時空堂而只好坐著乾等。這種不尊重老師時間的,還很喜歡自己排課,下午孩子要午睡、晚上要吃飯等等,這種瑣碎的理由都要老師配合排課。最後一種是家長完全沒有自覺的,就是愛聊天,下課後聊個半小時沒完,以為這樣跟老師變成好朋友?或是私下line個不停。這些額外付出的時間,對老師來說,通通都是"無薪加班"。

 

以上兩個大雷,是家長個性使然,幾乎無法因為溝通而改善,算是燙手山芋。其他的小問題,孩子上課秩序、教學方法、練琴興趣......,對有經驗的老師來說,都是可以透過努力進步的。如果家長想要當孩子的神隊友,首先避免自己當"雷"家長呀!

 

文章標籤

鋼琴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鋼琴功課練得不正確怎麼辦

 

其實多數的學生大都是會練琴的,除了練得不熟,許多是練錯了內容,例如錯音、節奏不對、樂句樂段、音樂表情等等各種細節的錯誤。家長也會問,回家看孩子有練習,但是也不知道他彈對了沒。

 

一、老師須謹慎拿捏進度

有的學生就是只能先顧好音符、算好拍子,其他已經分身乏術。也許可以把一首曲子分成兩、三週的份量,第一週先熟悉音高節奏、第二週把觸鍵做正確,第三週把音樂表情、速度也完整練完。或是分配好教本的練習目標,一本學視譜、一本練觸鍵、一首做表情。如果一首曲子想要一開始就教得完整,那就不要太多首功課,讓學生專心把一首曲子學好,也清楚地讓學生知道,功課要求的重點是什麼。面對很粗心、吊兒郎當的學生,有時我也會"打分數",像學校考卷一樣,錯一個項目扣一分,要求學生應當要能完成多少分數。

 

 

二、學生要學習練琴方法

很多學生練琴,從頭到尾彈完,每次錯的地方一樣錯,不熟的一樣慢,就說有練琴。但通常一首曲子,難的地方可能是某幾個小節,就先把那幾個小節練好、練順,再練全部。彈奏時也要看好老師的標記,上面強調的大小聲、音色、觸鍵等等,想好再出手。

 

其實學生回家如何練琴,是老師的重要教學項目之一,如果年紀太小,那就讓他在課堂上練到會了、熟了再回家"複習"。如果是國小中年級以上,就可以教他練習方法,節拍器、做記號、練習順序與計畫等等,讓學生有能力自我練習。

 

 

三、家長先放寬心

每次孩子彈琴交作業,就想成是學校考卷,總是不會每次都滿分吧 ? 也不需要刻意去揪出孩子的錯誤,急著要訂正到完美。鋼琴的學習跟寫考券不太一樣的地方是,很多彈琴動作他是體育練習,今天投籃不進,你不會急著明天就要百發百中,可能下個月進籃率提高10%就是大進步了。家長可以教的是學習態度,這才是老師最頭痛的,要彈不彈、要練不練、一下子生氣、一下子耍賴,如果可以讓孩子配合老師上課,那就是最大功臣了。

 

其實有時候,彈琴就是一個過程,不是一定要到什麼盡善盡美的終點, 而是彈琴的當下,享受了專屬於自己的音樂。

 

文章標籤

鋼琴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請老師到府教學的三大問題

 

有些家庭因為接送問題、家裡有琴,便想請老師到府家教即可,但是其實學生學習成效並不會比較好,有的甚至還更低。

 

一、音樂環境

不論是音樂教室、老師家,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個特別的音樂環境,可能是觀察其他學生的態度、演奏,或音樂老師的不同教學;或是獎盃、獎狀的陳設,各種其他音樂用書、課本。這樣的音樂環境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,最常看到學生盯著獎盃,眼睛閃閃發亮,又羨慕又欽佩,也很期待自己可以擁有一座。

 

另外,去音樂教室彈不一樣的鋼琴,或是到老師家彈奏平台,也都是很好的練習經驗,試試不同的手感、觸感、音色;有些老師家中甚至是雙鋼琴教學,可以隨時來一段雙鋼琴演奏,每週的那一個小時,是一段很特別的學習經驗,值回票價。

 

 

二、學習態度

很多曾經家教的老師都有相同的經驗,家教時的孩子學習態度較為消極。因為是在家中學習,一下子找家人,一下子上廁所、喝水,或是一直被家人的講話聊天等等聲音吸引,甚至在學習情況不佳時直接鬧脾氣。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孩子在校表現與在家判若兩人,因為在外,孩子神經自然繃緊一些,也會顧及自尊心,遇事會較冷靜應對,也因為沒有靠山,不會大肆胡鬧。

 

 

三、師資

一般情況來說,會到府教學的老師通常較為年輕、無經驗、課較少,甚至有些老師還是配合買鋼琴送到府教學的。試想一位課很滿的老師,怎會浪費時間在來回交通。最被家教老師詬病的是,到府教學一定有被放鴿子的經驗,人已經到學生家,才說不在或請假,而且不是只有一、兩次,老師也只能摸摸鼻子走人,浪費了車程,也損失了一小時的上課費用,因此能不接家教的老師幾乎都會拒絕。

 

當然,也是有少數特殊情況的,例如重金禮聘老師到府教學,或是獨立老師卻沒有自己的工作室等等,也許另當別論。但如果家長只是為了圖方便才請老師到府教學,可以再慎重考慮。

 

文章標籤

鋼琴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準備好這三項,孩子就可以開始學鋼琴了

 

孩子喜歡唱歌,喜歡有模有樣地假裝彈琴,一副對音樂、對鋼琴很有興趣的樣子,是不是可以開始學琴了呢?

 

一、家長準備好

家長絕對要有心理準備,練鋼琴跟歌唱、亂彈是兩回事,剛開始進度少,老師用有趣的方式引起孩子興趣,大概可以維持兩、三個月的新鮮期,之後無止盡的進度、無止盡的反覆練習,孩子開始需要培養習慣、毅力、恆心......,各種網路上看到的各種練琴碎唸須知都要遵守,甚至要痛苦陪練......,幾乎都是學琴家庭的風景,很難逃得過。如果家長只是幻想孩子能自己去練習,那第一關就還沒準備好。

 

 

二、孩子性格準備好

還沒上學的孩子,喜歡拼圖嗎?玩具能玩得久嗎?在家經常看電視玩手機嗎? 已經上學的,是坐得住的學生嗎?上課認真聽講嗎?能配合老師指令嗎?回家功課是要三催四請還是要人陪或是能自己完成?從這些細節,都可以對應到鋼琴學習態度。耐心長、專注力佳、配合度高,能自我要求的,當然是學鋼琴的首選性格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如果只是很喜歡畫畫、玩黏土、玩積木等等創作,那跟鋼琴的性質是不同的。可參考此文:https://pianotebook.pixnet.net/blog/post/170510974

 

 

三、家庭環境準備好

家裡如果甚至連電子琴也沒有就來學琴,那不是上鋼琴課,是美育律動、朱宗慶打擊,因為學鋼琴是要回家做功課的。另外如果家庭外務很多,假日就是出遊、平日時間還有許多才藝課要上,或是家裡忙到沒時間看孩子功課,平時都是丟安親班的,其實也不太適合。家中最好能準備好練琴的空間、時間,才能消化鋼琴的課後功課。

 

以上三項是學鋼琴最完美的事前準備,當然也收過缺一缺二的學生來學,的確也可以學,只是成效、進度就會落後,如果說家長真的完全不在意成果,那就是準備好找一個願意收這樣條件的學生也是可以。

 

文章標籤

鋼琴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老師請勇於管教學生的鋼琴課態度

理想的狀況下,老師卯足全力為孩子引發音樂的興趣,說故事、聽音樂、玩教具、敲樂器、小遊戲......,還給各種小獎勵,貼紙、印章、集點、換禮物......。其實,這確實引發了孩子興趣,但也""引發了興趣。等到真正練曲子時,興趣可能可以維持彈個5次,但是要求到熟練、技巧正確,這個時候才是考驗的開始!!

 

 

一、觀察小孩個性

每個孩子性格都不一樣,有的比較天真,連哄帶騙之下是願意彈琴的;有的比較好勝,為了想變厲害獲得誇獎,也還願意彈的;有的內向安靜又怕難,大大誇獎鼓勵後,也可以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彈下去的。但是最可怕的是,天不怕地不怕,哄不動坐不住,意見又一堆,又哭又鬧還會耍脾氣的........。

 

 

二、預先跟家長報備

總之,都是為了孩子進步,所以我們需要先建立孩子的"學習態度"。告訴家長,給你一段"自由教學"的時間,孩子回家如果生氣、哭了、挫折了等等各種反應,請不要慌張,這只是在導正態度時孩子的正常反應,他們被剝奪了獎勵、被壓著練琴、被嚴格了,當然會出現情緒反彈,我們需要此時的家長做老師的後盾。

 

三、堅持底線的教學

接下來就是大戰開始,在孩子做得到的情況下開始堅持教學,例如上課不能離開座位、一首歌要彈五次、曲子全對才能休息、彈琴手指要站好才能通過曲子......,一樣一樣慢慢堅持。孩子此時會有各種反抗,但是老師依然堅持孩子要做到,否則就扣獎勵、下課留下練琴......。因為已經跟家長報備,不用怕因為學生反彈而失去學生(如果因為這樣而流失學生,這個學生實在也沒什麼好挽留了,時段給下一位更優質的豈不輕鬆!)。通常如果家長願意配合,幾個月就能看出成效。

 

 

四、成果不間斷報告

在這個陣痛期,一定要不斷向家長回報成效,孩子開始願意多練習兩次、專注的時間變長、視譜進步了......當然是選進步的說,而且要非常誇大地獎勵孩子,祭出平時沒有的,貼紙印章加倍、小餅乾小糖果......,而且要一改嚴肅,給孩子大大的笑容,讓孩子知道,你這樣做超棒,也讓家長知道,我們的教學真的是為了孩子的進步。當然這個進步不會是直線型,多會是曲線型,因為還沒有穩定,但是時間長了仍會有成效的。

 

 

很多新老師為了怕流失學生,或是怕得罪家長,不敢糾正孩子的學習態度,整堂課就讓孩子寫寫樂理、玩玩樂器、教具,或躺或走動。也許在短時間內,家長覺得孩子高興就好,但是等到彈琴不見成績,這時,家長反而會覺得----老師管不住學生,不會教! 這時又沒口碑又流失學生,才真的是得不償失。

 

 

文章標籤

鋼琴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三步驟訓練彈琴指尖站立的方法

學琴第一個面臨的困難技巧,恐怕就是手指站立了,我相信很多老師都耳提面命地提醒學生,"手指要站好",但是效果只維持了一個小節,手指就又趴下去,然後很多學生就這樣彈------好幾年!!!!!!!!!!! 久而久之,音色不好、音群跑不快、力道不足、沒有顆粒感......,漸漸長成根深蒂固的惡性瘤。

 

一、生活經驗的連結

指尖、手指站立,對孩子是抽象的詞,可以讓他們比OK手型,看看食指的指尖形狀,或是請他們小力地敲敲門、感受指尖敲擊的形態;施力的時候,就像槌子敲擊釘子,釘子就是手指尖,要站得直,才能直直把釘子打進去;或是像釘書機的使用,要快速地垂直施力,訂書針才不會歪掉。

 

 

二、鋼琴外的訓練遊戲

假裝手指是夾娃娃機的爪子,讓學生用指尖夾紙張、夾球、夾各種小東西,他們會樂此不疲。也可以用手指捏球、傳球,用指尖把琴譜夾子打開,用指尖對牆壁施力,用指尖把衛生紙拉破;也可以讓他們試試錯誤的手指型,用指腹揉揉東西,看看第一關節是怎麼凹陷;有的孩子還會說正確的手型像蜘蛛腳、錯誤的手型像史萊姆。

 

以上兩點,都是讓他們"認知",正確的手型的外形、施力方式。

 

 

三、鋼琴上的練習

如果彈奏新歌曲時已經需要太多心力,又要認音、又要數拍子、又要看好位置......,無暇顧及到手指,那麼可以使用技巧教本時再加強訓練。布拉姆迷你本優秀運動健將第一級,音域都是從初級開始設計,曲子很短,可以減輕看譜的負擔,讓學生專心在手指的練習。也清楚地告訴學生,彈到這本課本,手指站好才能過關,讓他們明白自己在彈什麼、練習什麼,也就是把手指站立當成一件重要的功課。

 

 

其實以前的學生,手指站立的教學沒有這麼費力,很多幾乎是說了就可以做到,因此,有沒有心要把手指站好,更是關鍵呀!
文章標籤

鋼琴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鋼琴老師招生,三步驟從無到有

很多老師是不喜歡跑鋼琴教室的,各種教室限制與抽成、來回車程等等,都讓辛勞與工資打了折,擁有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私人學生,感覺才是踏入這個行業最重要的一步。以下三點是我與同行朋友的經驗分享。

 

 

一、架設網頁

建立youtube、fb、ig、google 商家,發佈到ptt、dcard、threads等等,或是加入一些"找老師"的社團,都是曝光自己的管道。但是完全沒有學生成績可以展現的時候,只能拿出自己的學經歷,或是演奏影片,讓消費者知道老師是有能力的,這是最基本的第一步。

 

 

二、初期定價

是否有自己的工作室?或是只能跑家教?這關係到價位的不同。學經歷雖然是定價的第一道門檻,但是工作地點的硬體與門面,也關係到價位觀感。就像去路邊攤跟餐廳消費,同樣廚師賣的同一碗麵,價錢就是不一樣。如果沒有富爸爸,其實建議從中低價位開始招生,但這只是創業初期,好好經營便能翻身的。

 

 

三、經營學生成績

有了最初的兩三位學生,我相信每個老師都對學生投入了無比的愛心、耐心與過人體力教學,而其中讓學生有成績,才是最重要的大事。只是剛收的這幾位學生,老師要有心理準備,他可能是看上學費便宜,教學過程中也可能有很多枝節,例如家裡沒琴練。但要知道這些都是草創時期的考驗,要感謝有這幾個學生能讓你奠基。不論學生什麼資質程度,首先要經常紀錄學生彈奏,從零基礎到能彈出歌曲,也記錄上課的方式,如各種教具、歌唱或是獎勵方式,也記錄學生上課的開心笑臉,點點滴滴都要捕捉下來,然後盡快地讓學生檢定、比賽等等,這就是你的營業成績證明了。有了這個,才能真正好好地招生,訂出自己的價格。

 

很多新鋼琴老師的窘境是,新學生的確會來,但是沒多久又跑了,這時要努力檢討原因。"進度太難"是我們經常發現的問題,因為新老師滿腔熱忱,又急著拿出成績,不自覺施加過多壓力在學生身上了。其實很多老師有個盲點---厲害就是曲子要很難,但是其實是曲子要精緻! 你可以把一首"小星星"修得有模有樣,有樂句感,有表情,學生還能做出肢體動作,跟你一起四手聯彈,比一首亂七八糟的給愛麗絲好多了!

 

因此回到最基本,能持續有學生,教學功力一定要扎實。
文章標籤

鋼琴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三點看出孩子學琴的資質

很多家長不懂鋼琴,也聽不出什麼是彈得好、不好,心態好的家長會帶著平常心面對孩子的鋼琴學習,心態比較急的,會過度壓著孩子練習,覺得有努力肯定有收穫,否則就是老師教學出了問題?其實從以下粗淺的三點,可看出孩子是否有學琴天份。

 

1、雙手合奏速度

進入雙手彈奏之後,因為左右手需要分工合作,就像右手畫圈、左手畫三角形一樣,有的孩子真的非常快,一首需要變換位置、左右協調的曲子,沒練幾下就會了,練熟也不用太久時間。反應慢的,他需要思考很久,右手是哪一隻手指,左手是哪一隻,同時還是誰先誰後,然後再彈下去,一小節四拍子,可能就要花上十幾分鐘。

 

 

 

2、節奏掌握

光是一開始的一拍、兩拍、半拍,有些學生要分解很久,先唸語言節奏、拿小樂器練習,然後才能稍微把曲子的節奏彈對。甚至使用節拍器時,老師要一直大聲幫忙算拍子,學生才能對準節拍器,可能一首有雙八分音符的曲子,就可以耗上半節課。

 

 

 

3、記憶與模仿

對孩子來說,背譜、模仿應該比讀譜輕鬆許多,有的孩子聽過、看過一兩遍示範,就能掌握曲子的樣貌,彈出正確的音高、節奏,甚至老師彈奏的音樂性、肢體動作,都能模仿地唯妙唯肖。

 

 

 

以上三點,學生如果掌握地慢,老師其實會循序漸進,可能左右手分開練習、音域的進展放慢,讓孩子掌握好每一個步驟再繼續進度。家長可以觀察一首新曲子,孩子學了多少堂課才通過,如果老師是拆解成一段一段教、左右手練習、節拍器一堂堂慢慢往上加,該做的音樂性老師又要求了幾堂課,被拆解地越多,表示是需要放慢腳步學習的。相反來說,如果每一首歌一堂課就達標(不是放水),每次都有不同的新進度,表示孩子鋼琴學習力是優秀的。
文章標籤

鋼琴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345